冬运中心书记任洪国
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高志丹发表动员讲话,“申冬奥成功以来,在全国体育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冬季运动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冬季项目底子薄、基础差、人才少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短板依然存在。对于恶补短板的措施,前期仲文局长带队深入基层,走访冰雪运动开展的主要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河北、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调研座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系统全面、针对性强的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总局副局长高志丹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冬季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跨项跨界选材工作动员会,是冬季运动在全国范围就‘举国发力、恶补短板’召开的一次专题会议,既是一次动员会,也是一次抓落实的会议。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重视冬奥会备战工作;要打破藩篱界限,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要加大科技备战力度,以跨项跨界选材深化对项目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要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跨项跨界选材取得实效,并于3月31日前全部完成。”高志丹说道。
冰球跨项跨界选材工作方案
一、工作小组
组 长:任洪国
副组长:王志利
组 员:于天德、王春露、王强军等
专 家:
一组:朱志强、王本余、李滨东、付振国、申利军
二组:高洪群、陈广华、胡江、关晓波、西利爱德华
三组:吕蕴光、保罗、贾丹丹、吴国峰、骆雷
四组:王金刚、党红、齐雪婷、斯蒂文恩、斯蒂文匹
每组中配备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和哈尔滨体育学院机能测试专家各1人。
二、选拔原则
(一)具备成为国家冰球队运动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有意愿从事冰球运动。
(三)具备从事冰球项目所需的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
(四)具备成为冰球运动员的基本身体形态。
三、选拔时间安排
(一)3月9日冬运中心召开跨项选材动员会。
(二)3月10日-15日各省市拟定冰球项目跨项选材初选实施方案。
(三)3月16日-22日各省市按照选拔标准选拔男、女运动员至少各30人。
(四)3月22日-28日冬运中心冰球部安排跨项选材工作组赴各省市选拔男、女各50名运动员组成冰球跨项选材集训队。
(五)3月28日-31日冬运中心冰球部对冰球项目跨项选材工作进行总结并提交报告。
四、选拔标准
(一)无滑冰基础的运动员
1、出生日期:1997年12月31日至2001年1月1日。
2、身体形态:
身高:男子运动员180cm以上,女子运动员170cm以上。
臂展:接近或超过身高。
3、300米:男子45秒以内,女子50秒以内。
4、25米往返跑(4X25米):男子18秒以内,女子20秒以内。
5、引体向上:男子10次以上,女子7次以上。
6、卧推:男子75公斤以上,女子60公斤以上。
7、深蹲:男子100公斤以上,女子80公斤以上。
8、单脚支撑平衡测试:男子20秒以上,女子20秒以上。
(二)有滑冰基础的运动员
1、出生日期:1997年12月31日至2001年1月1日。
2、身体形态:
身高:男子运动员175cm以上,女子运动员165cm以上。
臂展:接近或超过身高。
3、300米:男子48秒以内,女子55秒以内。
4、25米往返跑(4X25米):男子20秒以内,女子22秒以内。
5、引体向上:男子8次以上,女子5次以上。
6、卧推:男子65公斤以上,女子45公斤以上。
7、深蹲:男子:100公斤以上; 女子:70公斤以上。
8、单脚支撑平衡测试:男子20秒以上,女子20秒以上。
9、冰上直线滑行测试:(球门线到远端蓝线)男子5秒以内,女子6.5秒以内。
10、障碍滑行测试:(守区球门线开始滑行,到近端蓝线争球点,到争球点,到远端蓝线争球点结束,共3个障碍)男子10秒以内,女子12秒以内。
11、身体机能测试(参考数据,有条件省市开展)
(1)最大摄氧量测试
(2)乳酸耐受力测试
(3)乳酸代谢恢复能力测试
(4)灵敏反应测试:FMS系统进行测评
(5)协调性测试:FMS系统进行测评
五、选材重点地区和项目
(一)冰球项目跨项选材重点省份
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广东、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
(二)冰球项目跨项选材重点项目
曲棍球、轮滑球、旱地冰球、地板球、班迪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拳击、田径等项目。
六、后续训练计划安排
拟为队伍配备复合型教练和保障团队,根据队伍实际情况选择国内或国外开展全年集中训练,为队伍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
七、其它
(一)入选人员拟根据本人综合表现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情况实时调整。
(二)入选人员的有关待遇按照我中心规定执行。
(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综合自腾讯体育、中国冰雪的相关报道
中国轮滑网
更多信息敬请登录
官网:
http://rollerfun.net/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